霜冻前夜最新单曲来了!《凌岚•凋卉》深度访谈

霜冻前夜最新单曲来了!《凌岚•凋卉》深度访谈

霜冻前夜最新单曲来了!《凌岚•凋卉》深度访谈

霜冻前夜2018全新力作《凌岚》,正在以全新的东方New Age Metal曲风开创和改写着中国重金属风格领域。正统的Old School重金属特征、温婉优美的旋律、宏大而激情的曲式结构,在冷峻而又饱含情感的音乐语言中陈述着霜冻非同一般的音乐世界观。每一个孤怅的心灵嗟叹,于此悲鸣骤起的烈风中尽散。只留下这不休的空怅于这曲深省时代与宿命萦绕的悲歌之中。中国重金属华美绚丽的极美之作。


微信公众平台上传音乐音质较差

大家可以移步网易云音乐或虾米


【制作名单】

制作人:郝昕

作曲:陈曦 

作词:苗振中

编曲:陈曦 郝昕

主唱:苗振中

吉他:郝昕

贝斯:陈曦

鼓:豆广

合成器:郝昕

前奏钢琴演奏及编写:梁晓雪

录音师:郝昕

混音及母带处理:郝昕

录音室:昕声音乐工作室

封面摄影:唐翌飞

封面设计:张超



文:罗二佑


霜冻前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凭借《极夜》和《心像领域》两张专辑,让乐迷们感受到中国旋律死亡金属的最高水准。在金属旋律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完整的故事蓝本作为依托。具象化的故事线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了乐队的创作意图。时隔一年,他们以蜕变的阵容、携全新单曲《凌岚·凋卉》,用内敛的音乐气质,在孤寂和苦寒中带给你一段写意般的旋律。


问:霜冻前夜这次的全新单曲专辑《凌岚·凋卉》的创作初衷是什么呢,它和之前推出的《冬月拾柒》在风格上有什么传承吗?


苗振中:我倒着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确实和《冬月拾柒》在风格和音乐审美上有着关联和传承。我认为霜冻未来的作品不一定会具有此时的这些元素,但是在音乐方向和审美层面希望通过霜冻反应给听者朋友们不同于《心像领域》或者再之前的霜冻的作品。说到初衷,首先《凌岚》这首歌的主要动机和框架都是出自贝斯手陈曦,再经由郝昕的丰富和调整而成型的。而包括《冬月拾柒》也好《凋卉》也好,其实都是《凌岚》的序和起承。


郝昕:这首新的单曲应该算是霜冻前夜的作品里首次不是我来作曲的作品,这首作品的曲作者是我们的贝斯手陈曦(号角唱片负责人及冥界乐队吉他手)。这首作品的由来其实很有意思,时间得来到2014年初的时候了。当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的雏形的时候应该是在陈哥的家里,当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的主题旋律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的喜欢。经过两年的休整,我们觉得不应该就这样放弃了我们坚持了十几年的霜冻前夜,于是决定在今年继续推出新作,经过商议,那《凌岚》这首歌我们就决定放在《冬月拾柒》之后来发布。在几经修改之后,编曲上在陈哥的大框架之下我也加入了一些我的想法。虽然《凌岚》作曲不是我,但我觉得我们乐队成员的审美取向还是比较相近的,在风格上和《冬月拾柒》有一些相似的感觉,就是东方旋律的引入。其实我不认为加入东方旋律就是必须定义成中国风,而且我想说霜冻前夜也并没有转型成一支中国风的金属乐队,我们只是进行了更多的探索,我们更希望向着更加new age的趋向上去走吧,能尝试更多的维度。

 

问:从《冬月拾柒》开始,乐队的曲风有了明显的转变,这次的《凌岚》加入了一些和以往曲风不同的元素,谈一谈这些新变化的动机是什么?


苗振中:其实大家如果一直在关注霜冻前夜的话,会发现无论从开始的《垂死的梦境》到第一张专辑《极夜》还有之后的《次世寒武纪》或《心像领域》其实霜冻一直是在一个霜冻风味的大前提下不断的尝试在作品中烩入我们当时时期所积淀或者感兴趣愿意去尝试的元素,而这次的《凌岚·凋卉》仍然是这样,但由于主创架构一直就没有调整过,所以能一直保持所有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尝试,但一直是霜冻味。


郝昕:我觉得其实这种变化从《心像领域》就有显现了,就是从内心出发,或者说把劲儿往里面收。变化我觉得肯定是每时每刻的,而且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变化可能也越发的想做点大气稳重的东西。《冬月拾柒》我觉得只是个开头,霜冻前夜肯定是有所转变的,我二十岁出头写的《冰封之月》我现在肯定也写不出来了,哈哈。《凌岚》没有刻意的加入明显的中国乐器,我很怕大家一听到古筝和琵琶就认定这是中国风。

 

问:创作这种没有具体指向的乐曲和之前创作那种故事性很强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吗,或者说哪种风格可以给你更强的创作欲望?


苗振中:其实我个人认为金属乐或者大部分音乐的包容性都十分强,只要你把你想说的事情合理的放进去,它都能无违和感的体现出来。其实这次的《凌岚·凋卉》也存在着很强的故事性,只不过相比之前的碎片式叙事,这次要表达的感情和矛盾更晦涩一些,这种事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没有带着情感或者没有因旋律的共鸣去深究作品的寓意,那可能只能感觉到是不知所云的码字,但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有人会关注只言片语其后的事情,当你把一个故事从这寥寥百字的歌词里拼砌出来的时候,再乘启前后的演奏曲,重新去体会里面的情感和矛盾,这才是霜冻的作品想要实现的,如果听者再能有更多的解读和共鸣则更是我们所追求的。所以霜冻风格会一直存在很强的叙事性,可能会随着积淀和想法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问:众所周知,霜冻前夜的前两张专辑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而这次乐队为什么不在原有的基础上深耕,而是另辟蹊径的选择这样的创作路径呢?


苗振中:这其实之前已经说到了,霜冻每张作品的时间跨度都比较久,所以我老说我们是一支十分业余的乐队,因为我们没有专业乐队的那种产能和产量,我们更喜欢把一个周期能撼动我们自身的想法和音乐做出来,所以基本每张专辑的每首歌在我们自己来说都是不可取舍的用心作品。但是由于时间跨度,每个时期和每个时期人随年龄增长的好恶兴趣都在变,所以每个时期的作品有所不同也是十分正常的。


郝昕:刚才也说了,我年轻时候写的东西现在确实也写不出来了,而且我觉得就算写出来也没意思了。一成不变也不太可能,人总是在变化的嘛。我觉得我三十五岁了,希望能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加沉稳的霜冻,而且我个人也越来越喜欢东方的旋律了,因为可能骨子里的东西是深深扎根的吧。

 

问:《凌岚·凋卉》这个题目我想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就像很多小说一样,看完以后才能明白这个高度概括的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题目的含义吗?


郝昕:其实发布《冬月拾柒》的时候很多人也不太明白什么意思,哈哈。这张单曲唱片叫《凌岚.凋卉》,其实是有两首作品,一个叫《凌岚》一个叫《凋卉》。两首作品是相关联的。《凌岚》的字面意思是山中升腾的烟气,《凋卉》表达的是在极美的瞬间凋落。我可能语言比较匮乏,这个还得主唱细细道来。

 

苗振中:这个名字从字面的解释其实很好理解,凌岚字面的意思其实就是腾于空中的山风,凋卉更好理解就是凋谢的植株。一个是灵越蓬勃,一个是暗入暮秋,这其实和《凌岚》这首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所点题,我希望的是能通过最渺小的事物来表现向死而生的过程中所激发的巨大光辉。更多的我就不赘述了,还是因为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都不一样,这只是我自己的初衷,希望听者能有更多的解读。

 

问:乐队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凭借优秀的作品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乐队,一年的沉淀也许给了你们更多的收获,能谈谈这一年中你们最多的收获是什么吗?


郝昕:确实霜冻前夜很久没演出了,而且人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在这一年多里说实话想过放弃,因为年龄大了压力也会加大,乐队不像别的爱好,它是比较占用时间和精力的,而且不光是你自己,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尤为重要。时常感觉随着年龄增长,如果乐队不能职业化那再往下走就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工作啊生活啊各方面都会有,而且琐事一多势必影响创作和排练,这个很难完美解决。不过好在我们哥几个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都还是不愿意放弃吧,那就继续的缓慢前行,把霜冻前夜这个念想一直坚持下去。

 

苗振中:其实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霜冻面临了诸多的压力和问题。人员的频繁更替、自身事务的处理、工作的压力、步入中年的人生、创作欲望的降低等等。所以这最近一年的收获更多的其实是问题,当然还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希望。

 

问:《凌岚》能代表你们以后的主要创作方向吗?它是否能够代表你们以后的音乐指向,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郝昕:就像发布《冬月拾柒》时我说的,这代表了霜冻前夜之后的审美趋向,但也不一定拘泥于一个特定的细分风格。我觉得其实音乐没那么复杂,不用搞的跟科学研究似的,其实就是好听和不好听,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

 

苗振中:其实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们还会有新作品的跟进创作计划,《凌岚·凋卉》只是霜冻一个新的创作周期的开始而绝非闪念一作,这之后的作品可能会与现在有着更多的统一性也会有更多的新的特点,但是在更久的未来,我觉得我们是不会只停留在这个阶段的音乐审美和创作动机,会有更多不同于现在的霜冻前夜。


问:《凋卉》这首单曲乐队想传达给乐迷怎样的信息和情绪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引导。或者说这首演奏曲本身就是一首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眼光结合不同的环境来自己做诠释的作品呢?


郝昕:因为第一首发布的是《凌岚》,所以可能大家得过段时间才能听到《凋卉》。先跟大家简单聊一下吧,《凋卉》这首作品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唱作人何健和著名音乐人梁晓雪来共同完成(其实《冬月拾柒》也和这哥俩合作了),我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凋卉》其实是《凌岚》的一个改编版本,但也不完全是,在制作思路上我想让《凌岚》的听觉维度进一步扩大,通过箱琴和钢琴的搭配演绎出一种短暂极美之后的凋零和失落。

 

苗振中:其实我个人更愿意把《冬月拾柒》也拉到这个单曲中作为序来看,这样就有了三部分的起承转合,《凋卉》很好的为《凌岚》这个故事和情绪做了收尾和延续,但是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希望听者朋友能用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去解读整个作品。


问:《凌岚.凋卉》这次在制作上有没有什么新的尝试和突破呢?

 

郝昕:我还是继续担任了唱片的制作人,并负责了录制和混音工作。制作人的概念我觉得这次我有了更深的感受吧,因为其实以前霜冻的作品都是我作曲和编曲的,所以可能在写的过程里我就会大致考虑到编曲啊混音啊之类的。但这次两首作品我作曲的程度并不高,所以我要把他人写的旋律来制作的还是有霜冻前夜的味道可能这对我来说是个新的挑战。因为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混音师,所以这次的录音混音和母带处理依然是我一个人来完成,应该说这次成品的效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大家可以用同样的播放器在同样的播放音量下来对比一下国外大牌金属乐队的作品和霜冻前夜的新单曲,大言不惭的说我觉得我弄的还可以,哈哈(有点给自己吹牛逼的嫌疑了)。以前听国外的金属都觉得人家那个音质真好,我觉得近几年国内相关技术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乐队作品从制作上来说已经不输他们了。

 

问:最后还有什么想对喜欢霜冻前夜的朋友们说的吗?

 

郝昕: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厚爱,虽然我们的进展速度非常有限,但蜗牛慢慢爬起码也比不动强,哈哈。感谢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哥几个也加把劲,争取早日重返舞台吧!

 

苗振中:首先也要感谢现在这个阶段还在关注霜冻的朋友,然后希望如果大家喜欢霜冻的作品也请推荐给你的同好或者朋友。当然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在现场见到你们。

 

想进霜冻前夜微信群的朋友们扫码加微信

备注“霜冻前夜”,拉你入群

霜冻前夜最新单曲来了!《凌岚•凋卉》深度访谈

Post your comment

【赠票】德国著名哥特摇滚乐团MONO INC. 2018首度中国巡演
【抽奖送CD】寄生前夜首张专辑《向死而生》发行 内含乐队专访